
2024年11月9日,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二十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决赛在外国语学院一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旨在点燃同学们心中的职业规划之火,照亮大家前行的道路。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项伟、学工办辅导员娄瑶琪、杨佩洁担任此次大赛的评委。

比赛分为两个赛道——“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经过前期评选,共有十四名选手突破层层选拔,进入决赛的角逐,分享他们在职业规划方面的亲身经验感悟。
成长赛道
“成长赛道”由七分钟的主题陈述和五分钟的答辩组成。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选手们的风采吧。
1号选手尚俊志来自翻译专业,他立足于当下国家政策,积极参加各大双创竞赛。他认为,想要在翻译领域有所成就,应当探索“外语+“发展模式,朝着”一专多通“的复合型人才迈进。秉持着这种理念,他对自己未来近二十五年作出了明晰的职业规划,他将不断探索”外语+“发展模式,实现自己向世界宣扬中华文化的翻译梦。
2号选手王福豪梦想成为一名虚拟空间设计师,力图在“元宇宙“方面有所成就,助力祖国打造全新的优势产业和前沿领域。他对元宇宙领域工作现状有着明确的认知,并为此不懈努力。他的筑梦之路由国家专利、荣誉与科研成果组所铺就。同时,他对自己未来道路和职业能力也作出了规划与调整。
3号选手高佳晗曾是一名口吃女孩,但是成为主持人的梦想和对语言的强烈热爱驱使她愈发坚定自信,帮助她最终走出了自我的困境。如今,她在主持领域闪闪发光。她用更加长远的目标远眺未来,以分阶段规划的方式,立志在未来能够成为优秀的国际双语主持,运营自己的博客,把中国说给世界听。
4号选手徐美晗的就业初心源起非洲。怀揣着对非洲文化的强烈热爱以及对非洲教育的深切关怀,她立志成为孔子学院的国际中文教师,传播中国文化和知识。基于对现实的把握和自我的认知,她努力培养扎实的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师范教学能力和活动组织策划能力,积极参加辩论赛事提升自我,朝着“教育赋能,共筑中华”的远大理想不断迈进。
5号选手夏津津深谙当下中国孤独症儿童的艰难语言坏境。抱着一颗热忱的心,她想要成为一名特殊的英语教师,帮助孤独症儿童走出语言困境。为此,她为自己准备了新人四关:专业知识关、教学能力关、沟通协作关和心理调适关。通过持续不断的实践,她逐一攻克这些难关,在日积月累中提升自我。在职业规划上,她聚焦于弥补自身不足,目标是成为一名“星语者“,实现她的孤独症儿童英语启航计划。
“双语为桥,教育吟谣“。受到家庭氛围熏陶,6号选手周洁立志成为双语教育新闻使者。她认为“教育+双语新闻”符合政策背景,前路光明。为应对职业道路的挑战,她努力提升学习、语言传播、新闻业务和社会实践四大能力,为自己规划了奔赴未来的知识储备期、经验积累期和乘风破浪期,致力于为我国双语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拥有家乡情怀的7号选手董路加,针对自己家乡温州在国际知名度不高的现状,矢志成为一名新时代海外自媒体工作者。她希望借助新媒体平台向全球观众介绍自己家乡的独特文化,从而提高家乡知名度,增强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传播。她为自己的职业规划了输入与输出两大阶段,将以挺拔的姿态面对世界的挑战。
8号选手马雨欣,儿时曾是杭州市拱墅区历史上首个蝉联800米冠军的小女孩,如今梦想成为优秀的体育记者,尤其向往加入CGTN,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体育界的辉煌时刻。她从前辈的经验中汲取力量,在橘子娱乐的三个月实习也丰富了她对舆论引领者的价值认知。她计划通过“外语+新传”的跨考读研,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成为复合型人才。“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秉持着这样的热爱,她将朝着CGTN不断跃进。
“成长赛道”比赛结束后,外院合唱团带来英文歌《Be What You Wanna Be》。
就业赛道
“就业赛道”由主题陈述和综合面试两个环节组成,选手们带来了他们丰富的就业简历,分享就业准备。
“做孩子们永不失效的实效药”,在学生时代的憧憬中,1号选手施潇肴立志成为引领学生心智成长的专家型英语教师。她结合自己赴广西支教的经历,将自身的师范“炼药”之旅分为炼己、励行和疗心,通过每一次的教学实践,努力成为“理想×道德×学识×爱心”的四有好老师。
”缘起西行,向下扎根“。2号选手沈洁窈选择深耕自己,扎根为一名新时代的高校辅导员。她把自己视为一颗尚未成熟的大树,对目标岗位环境充分分析,在专业学习中扎实理论基础,同时在学生工作、学科竞赛和支教实践中积累经验,就像是树苗破土而出,终将茁壮葳蕤。
3号选手刘君羽立志成为口笔译员,他拥有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口笔译能力。基于对现实状况的正确分析和精准考量,他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提升专业能力、丰富实践经历、拓宽国际视野,为最终进入职场以及实现梦想不断添砖加瓦。
4号选手季陈希来自被誉为“中国木制玩具城”的丽水市云和县,在家乡的文化熏陶下,她立志成为家乡“木玩企业的外贸翻译员”,做家乡“木玩产业的代言人”。她充分认识到这份职业对专业知识、语言能力、综合素养、业务经验有着高要求,于是在学习和实习的经验中拓宽自己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通过探索“木玩+”推动家乡发展、建设美好家园。
5号选手杨若晴以“寄‘晴’文化,‘博’物同辉”为主题,分享了她的博物馆双语讲解员职业愿景——“译”海星途。通过参观博物馆的经历,她意识到博物馆双语讲解人才稀缺的现状,这激发了她投身此领域的热情。为此,她不断精进自己的翻译专业技能、深化实践学习,致力于弥补自身不足,目标是在五年内成长为一名专业的双语讲解专家。
6号选手孙一琛意识到自己对于国际新闻编辑岗的强烈向往,决心坚守新闻初心,做“光的使者”。通过评估当前对国际新闻人才的要求,她立足英语能力、自媒体运营和实习经验,朝着“融媒体+英语”的方向不断学习积累,与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通向同行。
经过评委的专业评审,诞生了最终获奖名单:
成长赛道:
一等奖 王福豪 马雨欣 尚俊志
二等奖 高佳晗 董路加 周洁 徐美晗 夏津津
就业赛道:
一等奖 杨若晴 沈洁窈
二等奖 施潇肴 季陈希 孙一琛 刘君羽
一等奖颁奖
二等奖颁奖
不负韶华,与梦前行,站在新时代职业规划的前沿,我们必将放眼长远,将小我融入大我,在自己所热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