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前身为浙江师范学院外语系,始建于1960年。1997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获批浙江省属高校首个外语类省级重点学科;2015年“外国语言文学”获批浙江省首批一流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
1998年获批“外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批“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外语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8年设立“跨语言文化研究”“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两个博士培养方向;2021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22年完成首次招生。另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教学(英语)和翻译硕士(英语、日语MTI)专业学位硕士点。
学院共建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等学术平台,是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浙学传承与地方治理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平台的核心成员单位。设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非洲翻译研究中心(非洲翻译馆)基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等5个校级研究机构,牵头建设全校性跨学科研究平台“丝路文化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现有专任教师123名,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高级职称48人,博士(含在读)55人。
学院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英语、日语、翻译),各专业招生分数线连年稳居浙江省属高校同类专业第一名,本硕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96%,专四、专八考试一次性通过率高出全国师范院校平均通过率40-50个百分点,在校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97.77%,远超全国同类院校平均通过率。蝉联 7届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3届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4 届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一等奖,屡获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一等奖,省级以上获奖数 300 余项,其中2021年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获奖人数居全国第一。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11门,商务部援外培训公共精品课程1门,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教研组织1个,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研项目4门。多位教师获国家级、省级教学大赛特等奖、冠军。
学院拥有24,000平方米的2幢教学楼,设有国家文科综合实验示范中心语言实验教学分中心,建有设备先进的语言实验室、外语自主学习与教学中心、职前外语教师情景实训中心、笔译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眼动实验室、学术报告厅等教学研究设施,专业图书资料丰富,为教学科研活动提供良好条件。
学院秉承“崇真尚美,博文弘道”的院训精神,打造使命自觉、创建自信、差距自省、奋斗自强的办学境界,致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为各类优秀人才提供宽广舞台。
二、学位点简介
0502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本学科是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始建于1960年,下设的二级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于1997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学科,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本硕士点下设英语语言文学(含英语文学、翻译学2个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含语言学、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2个方向)、日语语言文学(含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2个方向)3个二级学科方向,学制3年,重点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与研究能力。
本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潜力的学术队伍,共有学术骨干5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9人、拥有博士学位39人,教师均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呈年轻化、国际化、多元化特征。
0551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点
翻译硕士学位点于2010年获批,是省内最早的同类专业学位硕士点,依托浙江省一流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成效明显。本学位点2011年开始招生,学制2年,现设英语笔译、英语口译,日语笔译等3个方向。至今已有毕业生218人,学生就业去向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为主,就业形势良好。
本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3人、博士17人,具有6个月以上国外经历教师23人。拥有多间同传实验室和笔译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流的课程设置、培养环境及专业实践机会。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结合现场实训、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形式,致力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本学位点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译语通科技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以及金华市外侨办、义乌市外侨办、教育部援外基地等政府部门或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
0451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方向
本硕士点主要面向本科英语专业招生,学制3年。依托学校教育研究和师范生培养的雄厚实力,外语学院具有培养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的天然优势。本专业的毕业生得到基础教育界充分认可,初次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
本学科方向师资力量雄厚,专职教师队伍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18人、博士9人,依托学校2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拥有国内一流的“职前外语教师实训中心”、浙江师范大学英语教育研究所,为学生提供一流的课程设置、培养条件及专业实践机会。聘请省内特级教师与省市教研员担任实践导师,为学生提供各类见习、实习与研习的实训平台。连续三届蝉联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三、负责人风采
英语语言文学方向负责人
胡美馨,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校“双龙学者”特聘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话语与跨文化研究、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浙江省一流学科负责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省一流课程负责人。浙江省高校创新领军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第二届高校教坛新秀,省第五届师德先进个人,省“新世纪151人才”,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师范类院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非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浙江省哲社重点、一般项目各1项;主持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商务部援外培训精品课程、浙江省一流课程等教学项目多项。在《中国翻译》《外国语》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3部。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负责人
余泽超,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入选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四级人才梯队”、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员。主要研究兴趣为:英语教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获省教育厅、教育部科研项目多项;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外语》《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出版专著1部。具15年硕士研究生指导经验,已指导研究生50余名,其中3名获省级、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名研究生在北大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日语语言文学方向负责人
徐微洁,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日语学科负责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兼任日语偏误与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浙皖赣分会副会长、浙江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外文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钱江人才、金华市321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学、语言与性别、汉日语言文化对比、日本对非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参与国家社科项目2项,在《外语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6部;主编《日本对非研究译丛》一套(10部)。获浙江省外文学会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2021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师范大学第十一届教学成果、2021校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等奖项。获浙江省教育系统“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浙江省新时代“千名好支书”、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
翻译硕士(MTI)学位点负责人
陈芳蓉,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翻译协会理事,2015-2016年度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首届“弘道•奖教金”获得者,获浙江师范大学第五届研究生教学案例一等奖,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浙江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并多次荣获浙江省“LSCAT”杯翻译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浙江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主持浙江省优秀研究生课程1门,在《国外理论动态》《中国科技翻译》《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面向肯尼亚山》《湖笔》等译著6部。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英译、非物质文化英译等。
学科教学(英语)方向负责人
郑志恋,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外语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2012年被评为“全国第三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担任外国语学院2018浙江省高中英语浙派名师班“首席专家”。在《外语界》和《教师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指导学生3人次获全国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994年开始参与英语系RICH课程改革,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和全国外语教师教育研讨会作讲座。提出高师院校师范生“指向生命给养的学习方式”与“3DT见习模式”。在课程思政征程中,探寻道德真谛,践行知行合一,2020年获浙师大“课程思政之星”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英语教育 、英语课程改革 及外语教师发展。
四、代表性科研团队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团队主要由胡美馨、徐微洁、余泽超、唐丽萍等教授、导师团队组成,已陆续推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丛书(10部)”等系列成果,重点开展跨文化对比、语料库支撑的二语习得特征与语言能力发展、外语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发展等领域的研究,为外语教育理念与实践更新提供重要理论支持与实验验证。近年来,团队成员已合作出版著作10余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国语》《外语研究》《外语电化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近3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40余项,获多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
Rose Family团队主要由罗晓杰教授与牟金江副教授及其所带的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方向和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研究生组成。两位导师现已合作出版著10余部,在《课程·教材·教法》《教师教育研究》《外语学刊》等教育类和外语类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至今,两位导师有42名研究生顺利毕业。在两位导师的精心指导下,1名学子考入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3名学子斩获国家级研究生师范技能竞赛一、二等奖,5名学子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9名学子荣获省优秀毕业生,另有19名学子荣获校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在读期间有机会参与编著书籍和撰写教学案例,参与导师主持的课题研究,在导师指导下主持完成省厅课题。有70%以上学子在读研期间都能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国内外语类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教科研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五、研究生特色培养/学院奖助体系等政策支持
强化“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传统优势,2个优势学科方向形成联动,与本校特色品牌“教育研究”良性互动。多年来,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形成品牌优势,在浙江省高等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基础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领域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我校建立多元奖助体系,设立国家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三助津贴”、专项帮困补助等制度,同时,我院设有“弘道奖学金”用以帮助在学术科研、学科竞赛以及论文发表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研究生。
六、研究生培养成果/品牌活动
每年皆有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诸多赛事中斩获佳绩,我院研究生在全国研究生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中蝉联两届国赛一等奖。此外,“杭州G20峰会”“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世界电子商务大会”等也活跃着我院研究生的身影,为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七、研究生就业
现有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329人,学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学生被镇海中学、蛟川书院、浙大附中、外事部门、出版集团、大型企业等单位竞先录用。另有,多名学生考取北京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