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学术科研

当前位置 :  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科研
学术外院|日新讲坛第二期第一讲:国际期刊论文阅读和学术素养提升
来源 : 学工办     作者 : 施渊丹 李雨萱 林之靖 游依煌     发布时间 : 2023-10-27     浏览次数 : 60


近日,浙师大外国语学院日新讲坛第二期第一讲在外院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中,兰良平教授围绕国际期刊论文阅读和学术素养提升引导大家展开深入探讨。

讲座伊始,兰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论文的大致结构以及常用的国际期刊数据库作为阅读期刊的入门基础,指出阅读国际期刊论文能帮助我们迅速把握学术前沿、提升学术思维能力、提升英语能力,能够促进未来的求学和职业发展。




接下来,兰教授结合实例对国际期刊论文的框架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首先是论文的摘要部分。他认为摘要写作的关键是:P+M,即purpose and method of the studyRresultC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这些都是摘要写作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可以借此为参考,更好地把握摘要的内容。

其次,兰老师介绍了引言的重要之处。他指出:引言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包括介绍前人研究成果、前人研究的不足以及自己的研究。

在讲到文献综述时,兰教授分享了一些审稿中常见的问题,比如文献综述与本研究缺乏相关性和权威性,主要问题阐述不到位而对次要问题过于纠缠等等。因此,兰教授提出在写作和阅读的时候要有所取舍。他还强调了在看复杂文献前,prediction有利于同学们提高自身思维能力。借助分析论文的方式,兰老师生动形象地加深了同学们对于文献综述的理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论文写作的过程。



谈及讨论部分,兰教授希望同学们多多思考文章的创新点,区别于以往研究,重点关注but,however等连词,要思考作者是如何解释发现的。同时,也要特别关注论文中对于文章局限性的说明,这往往会是下一次论文选题的突破口。

兰教授还特意强调了学术研究的特别之处。学术研究就是对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展开深入的研究,他以哈佛大学教授的一篇论文为例,阐释了研究不在于研究方法的区别,而在于其中的创新之处,即使是喝烧酒这样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也能做出一项好的研究。他鼓励同学们不要局限自己的思维,要大胆细致地求问求索。

本次讲座让在场的同学们受益匪浅,在今后,大家阅读国际期刊论文或许不再会是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