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至6月,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2021级学子在金华市博物馆开展专业见习。专业见习历经前期培训、文稿准备、导览口译与后期制作四个阶段,完成导览口译视频10组,录入中英对照术语171组,撰写反思感想52篇。


前期培训
导览口译
导览口译
译道虽长,但探索之心不止,他们以文字为舟,记录成长,以反思为桨,砥砺前行。
反思感想选录
首先,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深入地领略了金华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底蕴。作为讲解员,我不仅需要了解博物馆的展览内容,还需要掌握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每一件展品娓娓道来一段历史,跨越千年,引领我探寻文化奥秘。与历史的亲密接触,如饮甘霖,我对文化的热爱愈发深厚。
其次,我的口译技能也得到了磨砺与提升。作为口译员,我需要准确流畅地传达信息。这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良好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
最后,此次活动也让我更加重视合作能力。作为讲解员和口译人员,我们需要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讲解任务。团队成员的默契配合,促进了这次活动的顺利进行。
——2021级翻译1班 章天慈
我自幼便热爱收集岩石,家中摆放着一个展示架,用以陈列分类。在走进博物馆,看到那颗散发着绿光的萤石球时,我深深被其吸引。虽然家中也存有萤石,但如此品质优良的大型萤石却实属罕见。让我不禁思索,金华市博物馆究竟为何能有这样一件稀世之宝?于是在接下来的见习任务中,我们选择以萤石球为主题,拍摄短视频。我有幸参与了英文配音,讲述这颗萤石的“身世”,再次为这颗璀璨的宝石所感动。拍摄结束后,我回头看着这颗萤石球,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无限的敬意和感慨。它,不仅仅是金华市博物馆的陈列品,更是这座城市的象征,承载无数人的情感和记忆,永远闪烁在时间长河之中。
——2021级翻译2班 杨思毅
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我对跨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也让我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博物馆见习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它让我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锻炼了自己的翻译技能。我学习到了如何根据不同听众的需求调整自己的讲解方式,如何用外语准确地传达中文的文化内涵,以及如何在讲解中巧妙地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见解。通过这次见习,我对自己作为翻译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我期待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积极参与更多的口译实践,通过实际工作中的反馈来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翻译策略;并通过模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场景,提高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变能力和敏感度,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人才,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1级翻译2班 王娴
在以实践为核的专业见习中,学子们磨砺翻译综合技能,筑牢专业基石,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坚定文化自信。在新的起点,学子们带着对翻译事业的热情与执着,继续探索翻译的奥秘,为传播中华文化贡献青年力量。
